記者陳柏翰/台北報導
天氣冷,醫師表示,溫度降低時血管就會收縮,容易造成三高患者血壓突然升高,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;三高病患平時應做好保暖及遠離危險因子,若出現胸悶、胸痛、呼吸困難,或突然手腳發軟、講話不清楚等疑似心臟病及中風的前兆時,應盡快就醫。
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表示,當溫度驟降時,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、血壓也容易不穩定,容易導致血液在血管內凝固,進而誘發心臟病、急性中風等疾病風險。因此,三高患者一定要準時服用藥物、避免食用過多重口味和油脂高的食物,戶外活動時則注意保暖,避免露出雙臂雙腿等。
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林俊立醫師也說,平時也要注意室內外冷熱溫差,加強保暖,以及保持規律運動的習慣,除避免於寒流時於戶外運動,也別忘了運動前需先暖身,若運動時發生胸口悶痛、冒冷汗極可能已發生心血管問題,應速就醫。
另外,林俊立說,冬天在吃鍋物時,最好少吃高鹽份的醬料。根據去年高血壓治療指引對於高血壓患者的建議,每天食用鹽攝取量應介於 2-4克;若想要小酌暖身的民眾,也則應注意每日酒精建議攝取量,男性應在 30 克以下,女性則應在 20 克以下,且應定時測量血壓,避免熬夜、保持 6小時以上
充足睡眠。
葉宏一也提醒,若出現胸悶、胸痛、手臂疼痛、呼吸困難、惡心、極度疲倦、頭暈等症狀,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,應立即就醫接受治療;有冠狀動脈疾病史者,在送醫前,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,做緊急救護。
在中風方面,民眾可根據去年台灣腦中風學會設計的「臨、微、不、亂」台灣版腦中風口訣,即臨時手腳軟、微笑也困難、講話不清楚、別亂快送醫,來評估腦中風前的徵兆,以利掌握黃金治療時間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鄭崇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