挖耳屎挖過頭小心傷耳道!許多人喜歡每天洗澡後用棉花棒清潔耳道,醫師提醒,雖然過多的耳屎會造成外耳堵塞,影響聽力,但耳屎具有保護外耳皮膚、抵抗病菌的功能,若過度清潔,將可能造成耳部對病菌的抵抗力下降,引發外耳炎。

日本小兒科醫師清益功浩於其專欄中指出,近年有來愈來愈多兒童外耳炎的病例,是因為過度清潔耳道造成。所謂的「耳屎」其實並不髒,主要是產生在「外耳」即耳洞與鼓膜之間的耳道內,由外耳皮膚新陳代謝後的老廢產物、進入耳中的灰塵、異物、或皮膚分泌的液體等所構成。

耳道中有迷走神經,屬於副交感神經的一種,具有使身體放鬆的作用,因此一般人在挖耳朵時會感到放鬆、舒服,但過度地挖耳朵卻不是好事。

有些人會認為,耳屎若不清,久而久之會堵塞外耳,影響聽力,但一般來說,只要稍微動一動下巴,耳屎就會自然排出,尤其愈乾燥的耳屎愈容易自行外勞仲介排出,因此並不需要刻意地取出耳屎。若過度清潔耳屎,會造成外耳過於乾燥,缺少保護,接著黴菌、細菌就可能因此繁殖引起慢性發炎。

外籍看護來台前,雖然在國外都必須接受至少90小時的照護訓練,但仍必須靠著經驗的累積,過程中勞僱之間常因此產生矛盾與認知落差。為提升外籍看護工基礎照護能力,雇主提出申請後,將安排專業照顧服務員搭配雙語翻譯,現場指導外勞照護技巧,進一步使勞僱關係更加穩定。為使資源充分利用,每次指導時間原則上為3小時,原則上每名外勞以2次為限。勞工局進一步說明,若外勞後續有轉換其他雇主,因照顧對象不同,所需要的指導也不同,則可不受前述限制。已申請服務的雇主,後續如有承接或新引進外勞,亦可提出申請。主要指導項目包括有移動照護、飲食照護、排泄照護、潔身照護等技巧指導,此外也提供居家健康管理諮詢服務、職業傷害預防等項目諮詢,臨床實務教學則包含鋪床、沐浴、擦澡、更衣、口腔照顧、鼻胃管灌食、基本關節活動等26個項目,最快4月底確認所有居服單位,並提供相關文宣供民眾參考。

◆正確清除耳屎方法 清益功浩表示耳道清潔,最好一個月一次以上、最多不超過一週一次。耳棒不要伸入太裡面,否則將傷到鼓膜,最好耳洞外勞仲介(耳朵入口處)進去一公分左右即可,並且注意力道要輕微,否則會傷及外耳,也無須所有耳屎都要清除。

此外,對於耳屎乾燥的人來說,不用清潔也無妨。若是某些有狐臭體質的人因為耳屎濕,在清潔時建議從內往外清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鄭崇依 的頭像
    鄭崇依

    鄭崇依愛分享

    鄭崇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